您的位置: 首页 > 风水 >

无独有偶:皇城风水揭秘,是否刻意为之?

北京城曾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封建王朝辽、金、元、明、清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然而,北京城的风水格局到底是怎样的?作为数代帝王的皇宫,紫禁城的风水是不是聚天地之灵气的一块宝地?而传闻北京城中有两条巨龙又是怎么回事?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以严谨的态度去一探北京城的风水格局。

取经易道构建京城内外

《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内容深刻、广泛、玄妙而精湛,为中国古都的布局、构建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价值。强人辈出的明清时期,许多风水大师将《周易》发挥、演化得淋漓尽致使其在北京城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周易》作为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在王权号令下,多达几十万的工匠、农夫日夜搭建,完成了这一奇迹般的壮举那么北京城的构建应用了《周易》上的哪些原理呢?

抓住《周易》象数这一关键点,我们就会惊人地发现,我国古代都市,特别是皇城的构建,都是以整体平向布局、建筑群巧妙连接和组合为特征著称于世的。在以阴阳协调与对称平衡观点为指导思想下,明朗、对称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近代测绘的“北京城区地图”我们可明显地看到原都城为四面用墙围起来,呈一个品字形的清晰轮廓。外城为南,呈扁圆形,略宽;内城为北,呈正方形略窄。这符合九宫八卦之说:上南为乾,为天,为阳:下北为坤,为地,为阴;乾天包坤地,外城是内城的屏障。这正是天圆地方,乾坤照应,阴阳合德之象。外城东南角呈曲折突起状:内城西北角呈陷状。东南为兑卦的方位,兑为泽;西北为良卦的方位,为山,这正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的象征。

内城原是“地”位,为阴。但都城是“人”生息居住的地方,纯属阳宅,故在格局上为使其转阴为阳设置了九个城门(数字九是至阳之数)。南有三门正阳门居中,左崇文右宣武(又寓意为文东、武西):东二门,南朝阳北东直;西二门,南阜成北西直;北二门,东安定西德胜。

内城南设三门为奇,为阳;北设二门为偶,为阴天子居“九五”之尊,所以内主外从,内城用九门,外城用七门。另外,自永定门经正阳门、皇宫达鼓钟二楼是一条笔直的十五里的中轴线,是按九宫而设。九宫矩阵的南端为九宫,中央为五宫,北端为一宫,三数之和为十五,中轴线之总长正好为十五里。帝王之宫禁处于中央,显示了帝王的“九五之尊”,象征着统驭四面八方之权威。纵观北京城,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太庙为阴,祭祀祖先;社稷坛为阳,为国家土地的象征。前后左右阴阳对称的中点,就是风水穴。在风水理论看来,阴和阳是互相对立的一个事物的两极,它们互相依存,不可缺少。阴、阳调和,主人才会吉祥。

“向星取正”,紫禁城大摆风水奇局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现称为故宫,就是过去的皇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作为皇家之所,紫禁城风水格局的构建可谓是重中之重,在设计上也更加细致。

按照星宿布局,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处,明朝皇帝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当时的建筑师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按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

古今言风水者皆以背山面水为基本要求,紫禁城的修建完全符合这一风水要求。紫禁城北倚万岁山,前方有金水河横过天安门前,再向内由内金水河成眠弓状绕抱太和门。城外西侧为中海、南海,西北部有北海城内金水河流过宫城的西侧、南侧。形成背山面水、阴阳交汇的理想风水格局。

紫禁城


紫禁城宫殿也以“九”为数。故宫的房间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其规模之巨,占尽了天下最大的天数充分体现了“天子”的权威。午门、神武门等许多宫门的门钉都是上、下各九排、共八十一个门钉。九是“阳数之极”,它象征“天”。圣人作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用它来象征天子之合天道。

“卧”二龙,北京城尽显帝王之象

近年来,科技工作者运用遥感技术从高空拍摄北京城的图像,偶然间发现北京城区横卧着两条“巨龙”。此番奇景,震惊众多专家学者;这一壮观景象,也成为北京城的两大新奇景观。从彩色遥感图上可以看到,这两条“巨龙”,从南向北,横贯全城,结伴而行,气势磅磷。

二龙之陆龙


其中一条,是北京的古建筑组成的,可谓之“古建筑龙”。它从天安门开始,透迤延伸直到钟鼓楼。天安门为龙嘴,金水桥则是它的领虬东西长安街就像是它的长辑,太庙、社稷坛好比是巨大龙头的龙眼,而故宫便是龙身,钟鼓楼化身为这条“巨龙”的龙尾,故宫的四个角楼恰似伸向八方的龙爪。

二龙之水龙

而另一条“巨龙”,是由北京的水系构成的,可称“水龙”。这条“水龙”的龙头是形似半圆的南海,中海与北海连成弯曲延伸的龙身,西北方向的什刹海,则是一条舞动着的龙尾。

水龙是以南海为首,什刹海为尾的布局,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故宫的整条河形状就非常像蜿蜒着的龙,南海是龙头,湖心岛为龙目,中南海到北海构成龙身,最后的什刹海就是龙尾。

陆龙包括的就比较大了,它整个紫禁城内的布局,正好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之上,天安门是龙嘴,金水桥仿若龙的下巴,东西两条长安街就是龙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故宫是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就像是一颗宝珠,整个古建筑呈现出巨龙戏珠的形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