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风水 >

中国风水文化溯源——从2万年前说起

风水也叫堪舆。堪是天道;舆指地道。风水是研究天地之学,是中国易学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风水在阴阳、五行的哲学思维基础上,运用方位、干支、八卦等方法,领悟天地万物生克制化的关系,因势利导,加强或改变人的运数,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中国的风水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的话,必须谈到伏羲、大禹、周文王、董仲舒、杨筠松。

伏羲篇(上)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祖,三皇之一。伏羲观察河图洛书,参悟天地间阴阳变化之道,创造了先天八卦,开创了易学文化先河,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


伏羲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伏羲建立的这套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从古至今,其理论架构一直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历史久远,没有文字记载下来,伏羲的故事经过几千年的口口相传,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渐演变为神话,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曰:上古有真人者,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可以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伏羲应该就是黄帝口中称颂的真人吧。

《周易·系辞下》中也讲到“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942年长沙的子弹库战国墓出土的的帛书,是目前出土最早的古代帛书(《盗墓笔记》的原型)。是中国最早记载伏羲的官方文献。

帛书中讲到:世界处于混沌状态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

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燃,老四叫墨干。

这四子是代表四时的四神。

东方青绿为春季、南方朱红为夏季、西方白色是秋季、北方墨黑为冬季。

书中还提到:

四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懂得阴阳参化法则的缘故。

另外:由禹与契来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

由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一日夜分为霄、朝、昼、夕。

战国帛书的出土,让我们认识到:早在战国时期,易学的理念已在荒蛮的南方得到广泛传播。


伏羲女娲像(唐)

上古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居住在昆仑山。

汉代的史书上开始有文字记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是伏羲的生日,全国各地有祭祀伏羲的风俗。

在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有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这里是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


画卦台

应该说,伏羲不是单指某个人,而是对风姓氏族首领的统一称呼。氏族里德高望重,地位最高的人被尊称“伏羲”,他是氏族风俗、信仰和知识经验的集大成者。伏羲代表的是整个氏族的历史传承。

伏羲居住于昆仑山。伏羲生于成纪,画八卦。伏羲都于陈。这是不同时期的三位伏羲首领。

那么,问题来了。

伏羲的风姓部落起源在哪里?他们从何处而来?是什么时间来到的?

伏羲分阴阳定八卦的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是原生的,还是外来的?阴阳论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八卦的产生有什么现实意义?对伏羲氏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昆仑山

给出合理的答案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分子人类学。

1987年,分子人类学兴起。

分子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通过分析人类基因组的分子构成以及DNA遗传信息,来处理人类起源、民族演化、古代社会文化结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分子人类学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更真实更准确的历史,可以更加清晰地分析一个民族的起源。

科学家们从世界各地的婴儿的胎盘细胞中提取出MTDNA,根据序列的分析结果绘制出一棵系统树。

并由此推测出,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现代人都是15万年前一位东非妇女的后裔。

也就是说,现代人类都是从非洲移民出来的,大家在基因上、种族上没有优劣之分,原本就是一家人。


热带草原

5.5万年前的大部分时间,非洲中东部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湿润,食物丰富,人类繁衍其中,法于自然,倒也符合“志闲而少欲”的状态。这也许就是地球人类潜意识里向往的伊甸园状态吧。

这个时期,人类生存技能增强,人数成倍增长,生产、生活环境慢慢趋于饱和。

5.5万年左右,地球开始进入冰河期,气温下降显著,降水减少,两极封冻,海平面降低。非洲东部地区食物开始缺乏,生存环境的恶劣促使人们纷纷迁徙,逐步走出东非原生地。

(一)内陆狩猎部落迁徙:

人类向北经过开始荒漠化的热带草原,2.5万年前,到达北非埃及。

撒哈拉沙漠的形成让非洲与世界隔离,阻碍了信息、技术及物资的交流,所以直到今天,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原始氏族社会关系依旧,非洲人“志闲心安”“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也。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懒散随欲,今朝有酒今朝醉,绝无责任心。

2.3万年前人类到达中亚。中亚地区在帕米尔高原西北,当时成为人类迁徙的主要中转地。

帕米尔高原就是杨公《撼龙经》开篇所说的须弥山。“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东为四派”。

帕米尔高原是全球风水龙脉的祖宗山。

与龙脉主干走势相应,世界人口也是从这里开枝散叶,遍及全球。


帕米尔高原(须弥山)

西北一支,经乌克兰,1.8万年前进入中北欧。7000年前在乌克兰发展成为特里波耶文明。

西南一支,返回中东新月地带,进入两河流域,6500年前发展为苏美尔文明。

东南一支,1.5万年前进入巴基斯坦,印度恒河流域。5000年前发展为哈拉帕文明。

东北一支,经蒙古、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冰层,2万年前进入美洲。其中有分支进入中国东北辽宁西部地区,以5500年前牛河梁红山文化为代表。(轩辕黄帝氏族)

正东一支,翻越帕米尔高原,沿昆仑山祁连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经河西走廊,1.5万年前到达甘肃东部,秦岭以北地区繁衍传承,经过岁月洗礼,最终发展成氏族社会。

6000年前,风姓首领伏羲创八卦,易学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正统主干。

神农炎帝是伏羲的外孙。定都陈(今河南淮阳)。先后迁都山东曲阜及河南洛阳。

(二)海边渔猎部落迁徙:

渔猎部落的东非人3万年前经红海,进入亚洲,沿海岸线东进,在大约2万年前到达中国南方,是南方各少数民族的祖先。1.6万年前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以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慢慢发展融合出“蚩尤氏族”。

(三)其余非主流迁徙路径本文不表。

下面是人类迁徙路径图。

其中:时间标注上分为:

到达该地区时间(MTDNA检验结果为依据)

当地城市文明开始时间(考古出土文物碳14测定为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