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射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作为农耕社会的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太阳照射的变化规律,又根据这一规律,为一年确立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节气又分成三候,五天为一候,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
那什么是节气呢?这得先从“节”这个字说起。“节”的繁体字是“節”,竹字头下面是一个“即”,代表音声。所谓“节”呢,指竹节。竹子每个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节。所谓“节”,就是气机转换处。,
那么,二十四节气,哪一个是节,哪一个是气呢?
古人把春季分成三段:立春、雨水是初春;惊蛰、春分是仲春;清明、谷雨是暮春。所谓暮春,就是花开始落了。
四季当中各有六个节气,所以,一年就有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共二十四节气。古人又把其细分为七十二物候,“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五日谓之候”的“候”,就是物候的意思,也就是树叶、花果每五天会发生一个变化。一年里物候有七十二种变化。“三候谓之气”,就是节气都是隔十五天一变。
一个月里一般有两个节气。“节”与“气”的不同,就在于月初的那个为“节”。“节”是指气的转换,为月之始。后边的那个,就是“气”。
那么,是“节”重要,还是“气”重要呢?应该是都重要!二十四节气里有“四立”___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要命的都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在“气”里,如果这么看,“气”似乎更重要,但是,“节”是艰难点。
把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按次序排列,分为四组,每一组再列成前后两部分:(如下所示)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排列出来,马上就可以看出在前边一半里面四个“立”字以后,后边一半里面,又是“春夏秋冬”四个字领头。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春夏秋冬从四个“立”字开始;而后半部分的“初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和两个“至”,分就是一分为二;“至”呢,就是“极”的意思,是“到头了”,也就是说太阳☀向北或者向南走到头了。“夏至”就是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是注意啊,这时候夏季并未过完,而是刚到“中点”;“冬至”也是一样,是说太阳刚刚到了极南点,开始转而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啦!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它们是用于界定四季的。
(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4-11-28 11:18:45
2024-11-28 11:03:56
2024-11-28 10:48:40
2024-11-28 10:33:53
2024-11-28 10:19:10
2024-11-28 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