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风水 >

“金陵有王气”从何而来?地形风水是表象,实则为了“政治统治”

金陵城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金陵的“王气”可谓是古代南京最为悠久也是影响最为深刻,最深入人心的传说了。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中提到:“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

《魏书》中也有:“金陵王气兆于先代,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邦,故宜在此。”的说法,傲慢的陈后主在大兵压境之时竟有“王气在此,齐兵三度来,周人再度至,无不摧没。今虏虽来,必应自败”的言论,足以见金陵“王气”传说的影响力之大。那么“金陵王气”到底从何而来,又指的是什么征象呢?


陈后主

金陵“王气”由何而来

1.帝王风水的神秘传说

南京是我国的著名古都之一,历史上有很多的名称,如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等等,而“金陵”名称的由来,就是关于古代南京的“王气”最早的说法。这一名称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东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讨伐越国,灭越,在石头山建金陵邑。楚威王欲在此筑城,而听人言此地有王气,乃埋金以镇之,故名“金陵”。

到了三国时,孙权的重臣张纮直接讲述了“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的事情,晋《吴录》中也说诸葛孔明对于吴国都城建业有“钟阜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评价,可见时人对于金陵的“王气”已是深信不疑。甚至声称害怕的秦始皇“掘断连冈,堑凿北山”,来泄走金陵的王气。


诸葛孔明

而陈后主陈叔宝深信“王气”的护佑,在隋军兵临城下之时断言“王气在此,齐兵三度来,周人再度至,无不摧没。今虏虽来,必应自败。”俘虏他的隋文帝也为了斩绝“金陵王气”,下令将昔日的六朝宫殿“平荡耕垦”,全部铲平,废为耕地。元朝末年,刘基“此王气应在金陵,十年后王者起,佐之者其我乎!”似乎也成了明朝建都金陵的一种预言。事实与传说的交杂,使得“王气”的传说更加神秘。

2.虎踞龙盘,山川形胜

人们常言南京是虎踞龙盘之地,多是因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说法,而这也是“王气”产生的根源之一。南京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山、东庐山。东面钟山和西面石头山似为一龙一虎,形成苍龙白虎护佑城池的态势。

金陵钟山

但实际上,“虎踞龙盘”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古代南京的“虎踞龙盘”,实际上是古代风水学中以天上星象附喻地上山川的做法。虎踞龙盘,最早是对星象的描述,而后才附会到了南京的地形上。

《三国志》中认为“房、心、尾”三宿苍龙星座(今为天蝎座)的形象是“龙蟠”;参、觜二宿白虎星座(今为猎户座)的形象是“虎踞”。而古代南京钟山在帝王之左,石头山在帝王之右(中国古代以皇帝面向判别地理上的“左右”,皇帝坐北朝南,自然钟山为左,石头山为右,与今天相反)正是“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的情况。

虎踞龙盘的解读应该是南京“以钟山为苍龙星象,以石头山为白虎星象”,龙虎俱在,有了天子的诞生的先天条件。而后人又附会了这里“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江东有天子气。”的说法,认为在天上二十八宿的斗宿和牛宿之间出现了一种云气,类似皇帝所用的黄旗紫盖式样,这就是“王气”的具体形象了。

星宿图

3.佳丽之地,富足之州

古代南京“王气”确实是是古来就有的说法,古人从中国古代的风水、星象、占星等方面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且都存在合理的一面。然而,南京作为多位统治者的国都选择,并不都是因为相信了“金陵王气”的说法而建都于此,王勃说金陵“昔时地险,实为建邺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之小邑。”建都于此的统治者必然有其实质上的意义和考量。

事实上,南京地区本来就是非常适合建都的地方,在兵器业不发达的古代,地理形势对于战争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古代南京坐拥长江天堑,三面环山,石头城虎踞大江之滨,同时也是沟通江南与中原的枢纽。如此险要的地理,使得古代南京天然具备成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条件。

金陵古城

而经济方面,虽然受到北方朝廷的压制,但经济文化始终持续发展。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南京“石头津”作为通江达海的国际码头,停泊的中外船只数以万计,出现了“四海流通,万国交会”、“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繁华景象,不枉小谢“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描述。

既有长江淮河这样的天然防线,通达中原江南的险要位置,又有富庶佳丽的江左作为经济上的支持,古代南京先天就是适合建立都城的地区,这也是“王气”出现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源的原因。

淮河

金陵“王气”——文化现象与政治手段

1.风水阴阳的实际体现

虽然“王气”给予了古代南京建都称帝的支持,但所谓“王气”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昔楚威王见此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乃凿地脉,断连冈,因改金陵为秣陵,属丹阳郡。”“王气”的存在也不是人尽皆知。

实际上,“王气”的说法来自于风水家的评判。古代的风水家们勘察地理,从事宅邸墓地及山川龙脉的研究,坚信钟山为苍龙,石头山为白虎的星象表达,具备了这样的地形就会产生“王气”,根源是星象的对应,而并非具体的地理选择。某种程度上体现古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统治者也要如此。

石头山

同时这也体现了阴阳思想在古代中国统治中的地位。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号,朝贺皆自十月朔。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秦始皇利用阴阳思想的“五德”,来神化统治,这一手法同样造就了金陵的“王气”。

阴阳家们认为古南京所在的扬州,地处南方,与荆州在五行属性上都属于“火”,而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火克金”,于是楚威王埋金,意在将古南京的地气属性调整为“金”,利用扬州火的属性,克制金陵金的属性,以此削弱古南京的地气。


秦始皇

2.帝位合法的舆论制造

有“王气”的地方,自然产生合法的天子,这种舆论代表了民众对于统治者出身发家之地所带来的统治合法性的认同,某种程度上能够解释楚威王埋金的行为,也能够说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何害怕此地,要泄走南京的“王气”。

即对于既有的统治者,扑灭王气是维护自身统治合法化的途径,于是才有了“楚王埋金以镇之”、“始皇东游以压之,改其地曰秣陵,斩北山以绝其势”。而对于新兴的统治者,拿下南京,利用“王气”为自己的统治正名也是上佳的选择。

晋武帝因担心金陵王气而进行镇压,用秣陵之水将孙吴故都分裂开,北名建邺,南为秣陵,将其建业分割成小块,瓦解当地吴人的势力,虽然直接原因是为了镇压吴地人民的反抗,但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制止在理论上足以威胁到自己统治的“王气”。而到了晋元帝时,则又一改态度,充分利用南京“王气说“,为其在江东立足寻找合法依据。

晋武帝

据传秦时,望气者所言是“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而到了元帝渡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应在于此矣”,刚刚是预言的正统统治者到来,同时声称原来的政权孙吴则是“氏四百三十七载,考其历数犹为未及”,所以东吴皇帝孙皓主动“欲降,送天子玺绶,近越二将,而远送诣伷”,顺应司马氏的“天命”。由此可见,所谓“王气”,也不过是统治者的舆论工具,在对自己统治地位有利时大肆吹嘘,而对威胁自身统治时时加以迫害。

总结

古代南京神秘的“王气”,兴起于风水阴阳的文化渗透,“王气”的产生也是古代占星术、风水术的学说表现。而究其背后,南京重要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以及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才是“王气”的真正根源。然而,金陵的“王气”并没有带来长久的统治,而是常常在乱世之中才兴起,正所谓“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所谓“王气”,也只是统治者的舆论工具,在一代又一代的王朝兴衰中被反复寻得和丢弃。



相关文章